二、讴歌新中国,讴歌新生活
建国后,郭沫若尽管公务繁忙,但仍未停止诗歌创作。他热情高涨,运用手中的笔,讴歌新中国、讴歌共产党、讴歌人民群众无穷的创造力、讴歌祖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创作诗歌一千多首,编辑出版了《新华颂》、《百花齐放》、《骆驼集》、《蜀道奇》、《东风第一枝》、《沫若诗词选》等诗集。
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诗人对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到来满怀喜悦,唱出了时代的强音《骆驼》:
骆驼,你沙漠的船,
你,有生命的山!
在黑暗中,
你昂头天外,
导引着旅行者
走向黎明的地平线。
暴风雨来时,
旅行者
紧紧依靠着你,
渡过了艰难。
高贵的赠品啊,
生命和信念,
忘不了的温暖。
春风吹醒了绿洲,
贝拉树垂着甘果。
到处是草茵和醴泉。
优美的梦,
像粉蝶翩跹,
看到无边的漠地
化为了良田。
看呵,璀璨的火云
已在天际弥漫
长征不会有
歇脚的一天,
纵使走到天尽头,
天外也还有乐园。
骆驼,你星际火箭,
你,有生命的导弹!
你给予了旅行者
以天样的大胆。
你请导引着向前,
永远,永远!
这是一首以骆驼来象征中国人民的引路人共产党的颂歌。它踏实坚韧,负重前行,导引着中国人民去建设祖国美好的明天。这首诗在风格上接近《女神》,又有新的发展。全诗意境完美,想象奇特,乃新诗的上乘之作。
就题材而言,郭沫若的诗作大量是歌颂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赞美工农兵英雄人物、歌唱祖国锦绣河山的。如《武汉长江大桥》一诗,长达一百零八行,内容丰富,气魄宏大,以变天堑为通途的长江第一桥,展示新中国的建设成就,表现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
每当夜幕垂空,人们在桥上低回,
武汉三镇的万家灯火,遍地明辉。
想那月里嫦娥一定在发生后悔,
她看到今日的人间比天上光明万倍。
在这时长江大桥变成了一条火龙,
但它伴随着凤凰和鹦鹉不想高飞。
亿万年被隔着的龟和蛇
紧紧地团结了起来,伸长着铁臂。
江里的鱼鳖也一定在欢欣鼓舞,
庆贺新时代的飞跃乐而忘归。
……
又如《火中不灭凤凰俦》一诗,赞颂国际英雄黄继光、邱少云二位烈士,其中有这样的句子:
克敌敢将身作盾,护军甘以血为油。
牺牲我作真豪杰,鼓舞人争最上游。
建国后,因工作关系,郭沫若参观、游览祖国的名山大川、名胜古迹,足迹几乎遍及全国。所到之处,都以诗寄兴、以诗纪游。他自幼酷爱自然,因此,他写的山水诗,大多清新质朴,多有真性情在。请看《南水泉》:
晨来南水泉,泉水清且涟。
人影在水,鱼影在天。
笔法洗练,明丽清新,又如《黄山即景》:
松从岩上出,峰向雾中消。
峭壁苔衣白,云奔山欲摇。
四句诗写尽了黄山的石、松、云、雾四大奇观的动态美,蕴蓄着无穷的变化,不尽的想象。郭沫若的山水诗,又常常注入主观的情感或新旧两种社会的对比。如《钱塘江大桥》一诗所写的那样:
如果只是江山的一片静美,
不会深刻地鼓动我的心扉。
是劳动改造了自然和社会,
使江山焕发出生命的光辉。
在向民歌学习和新诗形式的探索上,郭沫若做了很多努力。在继承传统诗歌的基础上,他强调向民歌学习,从而使新诗走向民族化、群众化、多样化。在这方面,《杨柳赞》可说是代表作:
杨呵柳!
柳呵杨!
把你劈成尺五长,
插进四旁两头长。
下长根,
上长芽,
三年绿化防风沙。
水不出远门,
土不离老家。
稻田亩产千斤粮,
果园树发四时花。
从发展新诗来看,这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郭沫若的诗词中,有不少已成为脍炙人口的佳句,如《七律赠陈毅同志》一诗中的“一柱天南百战身,将军本色是诗人”,《满江红·领袖颂》中“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桀犬吠尧堪笑止,泥牛入海无消息”;《沁园春·祝中日恢复邦交》中“赤县扶桑,一衣带水,一苇可航”等等,常常被人吟咏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