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沙湾新闻网!    ‌‍‎‏ 新闻热线:0833-3445870 投稿微信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沙湾区春耕生产跑出“加速度”

2025-04-11 来源: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冯丹远 王雷雨

      清明过后,水稻育秧的大幕逐渐拉开。位于沙湾区踏水镇凉水村的四川沫欣农业有限公司育秧育苗中心(以下简称育秧育苗中心)也马力全开,积极开展水稻育秧,以农业新质生产力赋能春耕生产跑出“加速度”,让“铜河粮仓”更丰盈。


      近日,记者走进育秧育苗中心,满满的“科技感”扑面而来。宽敞明亮的车间内,4台大型立体循环式育秧机床正在不间断运转,带动着一排排秧盘匀速转动,确保每一株水稻秧苗都能够通过智能化控制系统,获得恰到好处的光照、水分和养分,茁壮成长。
      “这是我们今年培育的首批优质水稻秧苗。”四川沫欣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魏鹏飞随手拨开一株嫩绿的秧苗,指着它的根部对记者说,目前这批秧苗长势良好,根系已经相当发达,再过一周就可以顺利“毕业”,开始移栽下田。


      “机械化育秧最大的好处就是秧苗品质的一致性,每一株秧苗都像经过标准化训练后的‘士兵’。”魏鹏飞告诉记者,这4台育秧机床在满负荷情况下,能够同时培育8000盘水稻秧苗,满足600亩稻田的用秧需求,几名工人一上午就能够完成。与传统育秧方式相比,水稻存活率从不到80%提高到了98%,最快2周就能出苗移栽,节约了至少15天。


       “今年我们采取‘水稻提质,旱稻提产’的育秧策略,切实保障粮食安全,护航沙湾‘铜河粮仓’建设。”魏鹏飞介绍,所谓“水稻提质,旱稻提产”,一方面是培育营养价值更高的有色水稻品种,另一方面是大力推广旱稻两季轮作,以此提升水稻的品质和产量。今年,育秧育苗中心除了为群众提供育秧服务之外,还会联合村集体和部分群众,种植有色水稻2000亩,其中包括试种20亩“红彩谷”高山有色旱稻,预计总产量将达到1200吨,实现产值3000万元。


       记者还了解到,为了有效利用科技资源,在集中育秧期结束后,育秧育苗中心还将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实际,为群众提供蔬果秧苗代育服务,实现一年四季不空闲。
      “这已经是我第三年在这里育秧育苗了,不管是水稻还是茄子,产量都比以前高出一大截呢!”凉水村村民许春秀欣喜地告诉记者,自从有了育秧育苗中心,现如今,在水稻育秧这个最耗精力的环节,不少乡亲成了“甩手掌柜”,大家都享受到农业科技带来的便利。
       近年来,沙湾区深入贯彻“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民”战略,持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接下来,沙湾区将继续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不断探索农业现代化发展新模式,写好保障粮食安全的“沙湾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