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湾区委书记 袁仕伦
好家风是优秀家庭或家族传承下来的修身齐家道德礼义、文化风尚和思想言行规范。中华民族的家风家训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圣贤文化道德教育根植于百姓生活和印刻进中国人心灵的行为道德指南。优秀的家训能反映出家庭成员或家族成员的基本精神风貌与整体的道德文化要求,以及他们的审美品格和文化气质等特点,是形成良好家风必不可少的具体的道德礼义文化形式。正因如此,具有良好家风家训的家庭和家族,往往能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和人物。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风家训建设的重要讲话有很多,而且还将之与民风、党风、政风、国风的建设和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与纪律问题紧密联系起来。党中央已经把家风家训文化的建设同党的命运、国家命运和民族未来同构看待,无比重视。对此,中纪委、中宣部和团中央就如何推动全民族的家风家训文化建设也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各省、市、县(区)也都在认真学习中央精神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风家训问题的系列重要讲话。沙湾区委、区政府在第一时间由区纪委牵头,组织专家学者和工作人员对区境内铜河两岸的民族民间文化和家风家训文化,进行了一年多的调查研究,收集了大量的文字、音像和图片资料。去粗取精,将优秀家风家训的珍贵资料,分别进行研究、整理、撰写并付梓,对沙湾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和重要作用。特别是将铜河优秀的家风家训文化与郭沫若家风家训结合起来共同研究,并将之与少年时期的郭沫若的成长联系起来,同时又结合当代青年的成长和文旅产业发展以及廉政文化建设并构思考的做法,对沙湾的民风转变、教育改良和文旅经济的发展,无不具足智慧与启迪。
中华民族的复兴,归根结底还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民族复兴的自信之源,是民族文化的自信。我们有了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充分自信与奋发图强,必然会迎来民族的全面复兴。因此,沙湾区委、区政府提出了“文旅沙湾”和“康养沙湾”的建设理念,其中对地方文化的调研、挖掘、整理、弘扬和积极推动高雅艺术的创作交流尤显重要。否则,我们拿什么去填充“文化城”? 拿什么去吸引游人和专家?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们拿什么招待朋友? 朋友来到一代文豪沫若故里,除了吃住之外,他们还能看到什么? 听到什么? 想到什么和带走什么?……大力挖掘、整理和宣传“铜河文化”,这是沙湾区委、区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个地方文化的高度和广度,决定了这个地方文明的延展力和地方经济的创造力与持久力。干文明事就必须是文明人。沙湾的文旅经济发展,文化是先锋。铜河文化是巴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铜河两岸山川秀丽,江河汤滋。铜河人民勤劳善良,铜河文化底蕴深厚,相信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有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全区上下共同努力,文化沙湾、康养沙湾和文明沙湾,一定实现。